六西格玛绿带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发展历程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3-06-05 09:06:38  【打印】  【关闭】

六西格玛绿带培训(http://www.cw-sz.com/)的5~6天课程中,我们常常会在第三天讲到关于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相关的内容。在前两天对六西格玛相对来说比较基础性的概念学习之后,我们需要通过对实际操作方法的学习,来真正掌握六西格玛绿带的实践知识,而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就是六西格玛绿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应用。

苏州六西格玛绿带培训
苏州六西格玛绿带培训


六西格玛绿带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即我们常说的FMEA模式,其技术的应用发展十分迅速。

50年代初,美国第一次将FMEA思想用于一种战斗机操作系统的设计分析,

60年代中期,FMEA技术正式用于航天工业(Apollo计划)。

1976年,美国国防部颁布了FMEA的军用标准,但仅限于设计方面。

70年代末,FMEA技术开始进入汽车工业和医疗设备工业。

80年代初,进入微电子工业。

80年代中期,汽车工业开始应用过程FMEA确认其制造过程。

1988年,美国联邦航空局发布咨询通报要求所有航空系统的设计及分析都必须使用FMEA。

1991年,ISO-9000推荐使用FMEA提高产品和过程的设计。

1994年,FMEA又成为QS-9000的认证要求。

目前,六西格玛绿带(http://www.cw-sz.com/)FMEA已在工程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科学而完整的分析方法。使用FMEA管理模式在早期确定项目中的风险,可以帮助电子设备制造商提高生产能力和效率,缩短产品的面市时间。此外通过这种模式也可使各类专家对生产工艺从各个角度进行检测,从而对生产过程进行改进。所推荐的方案应该是正确的矫正,产生的效益相当可观。为了避免缺陷的产生,需要对工艺和设计进行更改。使用统计学的方法对生产工艺进行研究,并不断反馈给合适的人员,确保工艺的不断改进并避免缺陷产生。


客服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日

8:00 - 18:00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①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③